產品說明
|節目介紹|
傳統戲曲向來由鑼鼓音樂鬧臺開場,以喧鬧場面吸引觀眾目光,情節或吵鬧或打鬧或嬉鬧,總是要激盪一陣哄哄鬧鬧,方能成就一齣好戲。
兩座彩樓之間開展競爭廝殺,藉由《西遊記》廣為人知的孫悟空「三鬧」故事,從靈明石猴到齊天大聖的爭鬧,映照演師生涯的掙扎與突破。來自不同背景的演師自有不同的光芒,「孫悟空」卻同樣是他們必須掌握的經典角色,「猴齊天」絕非一朝一夕便可煉成,演師經歷了什麼才能練就七十二般變化?競演或有一時高低,然而無論勝負,五指山仍在,要翻越或是革命,戲臺前後總歸是場持續不斷的漫長修行。
「鬧」是對界限發出的挑戰,用玩鬧驚鬧去擾動那些既定的模式規範。「鬧」也是「NOW」,臺灣布袋戲歷經的那些變革,或許曾被視作胡鬧,卻也由此累積了豐富多元的演出樣貌,而在當下此刻,臺北木偶劇團期待以《鬧‧NOW》呈現布袋戲「雙棚絞」的歷史剪影,將孫悟空〈鬧龍宮〉、〈鬧地府〉、〈鬧天宮〉的故事片段揉合演師的人生歷程,以「鬧」為核心,拚搏著「鬧」出一頁當代新篇章。
|劇情簡介|
戲棚腳,「鬧」了才有出路;戲棚頂,「鬧」了才有出息。靈明石猴〈鬧龍宮〉、〈鬧地府〉、〈鬧天宮〉要鬧了龍宮才能得到法寶,鬧了地府才能超脫生死,鬧了天宮才能成就齊天大聖之名。
然而演繹孫悟空的那雙手,得如何「鬧」才能從古冊裡摘下蟠桃?得「鬧」多久才能從丹爐裡煉出金光?且看他們翻騰五指,使出七十二般變化,一場二棚,雙絞競演,三鬧入戲,演繹布袋戲演師的掌中修行。
「雙棚絞」競演,鬧市之上雙方對峙,鬥了就有熱鬧可看,雙方戲棚為了面子更是為了生計相互爭鬥,他們必須施展所有能耐奪得喝采叫好,從舊有技巧鬧出新招數,從古典故事鬧出新意義。
|主要人員|
布袋戲主演∣吳聲杰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2005 年開始學習臺灣傳統布袋戲,師承大陸國家級偶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木偶戲代表性傳承人莊陳華老 師、北管藝師邱火榮老師、臺語漢文廖昆章老師、 李傳燦老師、鄭安成老師等。以《白馬風雲前傳—茶山風雲》入圍第 29 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雙龍護斗》入圍第 30 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2023以《水鬼請戲》獲第34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偶戲主演獎】
導演∣伍姍姍
臺北木偶劇團藝術總監。擅長創作人、偶與音樂同台的戲劇氛圍,並帶動現代國際劇場概念,策劃編導專業型態的表演。作品在世界多國演出,深具豐富國際合作經驗。2012年應美國科羅拉多學院邀請為客座導演為該院學生製作《Taipei by Night》之演出。2021以《杜子春》入圍第32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導演提名。2023年以《水鬼請戲》一劇獲得第34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導演獎」。
編劇∣周玉軒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央大學中文系戲曲組碩士。編劇作品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兩岸戲劇創投平台肯定。2019年入選阮劇團第七屆劇本農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現為臺灣戲曲學院高職部國文科教師。
|製作演出團隊|
製作人|林永志
編劇|周玉軒
導演|伍姍姍
戲劇顧問|吳明德
音樂設計|林永志
舞台設計|林昭安
燈光設計|陳為安
平面設計|林羅伯
布袋戲演師|吳聲杰、廖群瑋、林瑞騰
樂師|林永志、謝琼崎、林璟丞、劉士聞、林宸弘
製作人|林永志
行政經理|謝琼崎
劇團行政|林珈帆
|演出資訊|
◇ 2025/09/20(六)14:30-15:30
◇ 2025/09/20(六)19:30-20:30
◇ 2025/09/21(日)14:30-15:30
◇ 演出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多功能廳
◇ 演出長度:60分鐘(無中場休息)
◇ 注意事項:
◆ 本演出每場次皆有演後座談會
◆ 本演出每場次皆有架機錄影
◆ 本演出為臺灣台語及部分日語發音,含有中文字幕
◆ 本演出建議6歲以上民眾觀賞
傳統戲曲向來由鑼鼓音樂鬧臺開場,以喧鬧場面吸引觀眾目光,情節或吵鬧或打鬧或嬉鬧,總是要激盪一陣哄哄鬧鬧,方能成就一齣好戲。
兩座彩樓之間開展競爭廝殺,藉由《西遊記》廣為人知的孫悟空「三鬧」故事,從靈明石猴到齊天大聖的爭鬧,映照演師生涯的掙扎與突破。來自不同背景的演師自有不同的光芒,「孫悟空」卻同樣是他們必須掌握的經典角色,「猴齊天」絕非一朝一夕便可煉成,演師經歷了什麼才能練就七十二般變化?競演或有一時高低,然而無論勝負,五指山仍在,要翻越或是革命,戲臺前後總歸是場持續不斷的漫長修行。
「鬧」是對界限發出的挑戰,用玩鬧驚鬧去擾動那些既定的模式規範。「鬧」也是「NOW」,臺灣布袋戲歷經的那些變革,或許曾被視作胡鬧,卻也由此累積了豐富多元的演出樣貌,而在當下此刻,臺北木偶劇團期待以《鬧‧NOW》呈現布袋戲「雙棚絞」的歷史剪影,將孫悟空〈鬧龍宮〉、〈鬧地府〉、〈鬧天宮〉的故事片段揉合演師的人生歷程,以「鬧」為核心,拚搏著「鬧」出一頁當代新篇章。
|劇情簡介|
戲棚腳,「鬧」了才有出路;戲棚頂,「鬧」了才有出息。靈明石猴〈鬧龍宮〉、〈鬧地府〉、〈鬧天宮〉要鬧了龍宮才能得到法寶,鬧了地府才能超脫生死,鬧了天宮才能成就齊天大聖之名。
然而演繹孫悟空的那雙手,得如何「鬧」才能從古冊裡摘下蟠桃?得「鬧」多久才能從丹爐裡煉出金光?且看他們翻騰五指,使出七十二般變化,一場二棚,雙絞競演,三鬧入戲,演繹布袋戲演師的掌中修行。
「雙棚絞」競演,鬧市之上雙方對峙,鬥了就有熱鬧可看,雙方戲棚為了面子更是為了生計相互爭鬥,他們必須施展所有能耐奪得喝采叫好,從舊有技巧鬧出新招數,從古典故事鬧出新意義。
|主要人員|
布袋戲主演∣吳聲杰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2005 年開始學習臺灣傳統布袋戲,師承大陸國家級偶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木偶戲代表性傳承人莊陳華老 師、北管藝師邱火榮老師、臺語漢文廖昆章老師、 李傳燦老師、鄭安成老師等。以《白馬風雲前傳—茶山風雲》入圍第 29 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雙龍護斗》入圍第 30 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2023以《水鬼請戲》獲第34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偶戲主演獎】
導演∣伍姍姍
臺北木偶劇團藝術總監。擅長創作人、偶與音樂同台的戲劇氛圍,並帶動現代國際劇場概念,策劃編導專業型態的表演。作品在世界多國演出,深具豐富國際合作經驗。2012年應美國科羅拉多學院邀請為客座導演為該院學生製作《Taipei by Night》之演出。2021以《杜子春》入圍第32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導演提名。2023年以《水鬼請戲》一劇獲得第34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導演獎」。
編劇∣周玉軒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央大學中文系戲曲組碩士。編劇作品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兩岸戲劇創投平台肯定。2019年入選阮劇團第七屆劇本農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現為臺灣戲曲學院高職部國文科教師。
|製作演出團隊|
製作人|林永志
編劇|周玉軒
導演|伍姍姍
戲劇顧問|吳明德
音樂設計|林永志
舞台設計|林昭安
燈光設計|陳為安
平面設計|林羅伯
布袋戲演師|吳聲杰、廖群瑋、林瑞騰
樂師|林永志、謝琼崎、林璟丞、劉士聞、林宸弘
製作人|林永志
行政經理|謝琼崎
劇團行政|林珈帆
|演出資訊|
◇ 2025/09/20(六)14:30-15:30
◇ 2025/09/20(六)19:30-20:30
◇ 2025/09/21(日)14:30-15:30
◇ 演出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多功能廳
◇ 演出長度:60分鐘(無中場休息)
◇ 注意事項:
◆ 本演出每場次皆有演後座談會
◆ 本演出每場次皆有架機錄影
◆ 本演出為臺灣台語及部分日語發音,含有中文字幕
◆ 本演出建議6歲以上民眾觀賞